在绵延起伏的长白山系老爷岭支脉,刚刚被省总工会授予“2023年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”的双桥子林场就坐落在这里。虽然没有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,也不同于陶渊明笔下的“世外桃源”,绥阳林业局有限公司双桥子林场呈现出的却是“城在林中、路在绿中、人在园中”的生态画卷。
“生态立企”书写绿水青山画卷
(相关资料图)
多年来,不论春夏秋冬,双桥子林场的干部职工穿山越岭、风餐沐雨,用脚步丈量和守护着这片林海。
双桥子林场施业区面积37258公顷,有34公里对俄边境线,生态保护任务繁重、责任重大。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,特别是2021年林长制实施以来,林场建立了“两长+四员”网格化管理体系,将管护责任落到山头地块、到岗到人,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;还建立了“场级林长+林警长”协作机制,并在入山重要路段安装了红外摄像机,打出生态保护“组合拳”。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,也让野生东北虎频繁在施业区内现身。
每年的“春造”季,林场干部职工全员上阵,顶风雨、战春寒,用辛勤的汗水默默地奉献书写出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绿色答卷。
为了打造高品位的生态家园,林场几任班子的脚步从未停歇。如今,林场累计栽植常绿与落叶树种9800株、种植绿篱2000延长米,绿地草坪面积2.1万平方米,年栽植花卉2万余株,整个场区呈现出“春有花、夏有荫、秋有果、冬有青”的园林美景。
“产业富企” 谱写场强民富篇章
森林旅游、特色种植、特色养殖、山产品加工等多业并举,使双桥子林场的森林生态旅游业不断发展完善。
双桥子林场生态资源优渥,峰峦叠翠、森林植被茂盛,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“小天桥”坐落在施业区内。600延长米的祥龙山栈道盘山而上,观景台上鸟瞰林海,高尔夫球场能尝试挥杆的美妙。每到旅游季,休闲观光、康养度假的游客达3万余人。生态旅游让林场火了起来、绿水青山释放出更多的生态红利。
2016年,绥阳局公司将双桥子林场定位为生态旅游型林场,全力打造“生态+旅游”品牌。2018年,林场被省政府批复为3A景区,2020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康养游基地。
2021年,林场将黑木耳作为立场项目,今年发展到30万袋。今年预计采摘木耳3万斤,将实现产值100万元,把“小木耳”做出了既富民又强企的“大产业”。每到夏秋季节,双桥子林场就会迎来一场人头攒动、万人空巷的“饕餮盛宴”,一年一度的黑木耳采摘节由此盛大开启。
将食品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,相互协调发展,双桥子林场这种“1+1>2”的产业融合,使木耳产业成为了繁荣林区经济、促进菌户增收、致力精准扶贫的主导产业,让这片绿水青山成为人们心目中最好的风景线。
“民生筑企”绘就美丽林场图景
古色古香的木屋别墅、精致的独立和联排别墅、新颖的住宅楼、规整的平房新居充满现代气息;100%的主干道巷道硬化率、100%的自来水入户率和水质达标率、100%的亮化率;文体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棋牌娱乐室和1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为职工群众和游客提供一应俱全的文化娱乐场所……
近年来,双子桥林场以宜居宜游为目标,用心用情擦亮美丽林场底色。在增加文娱设施的基础上,大力开展环境整治,在居民区增建公厕,取消场区内固定垃圾点,采取专车定期清运的办法及时清理生活垃圾;制定了《环境卫生管理办法》,班子成员包片、党员干部包街包点,使场区环境时刻保持干净整洁、清新优美;与北沟村、绥芬河颗粒厂三方协作,彻底解决了木耳生产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……
如今,“宜居”“乐业”已经成为双桥子林场的标志性名片,职工群众在这里收获的是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,一幅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幸福画卷正在双桥子林场徐徐展开。
来源|森工融媒体中心
记者|张牧秋
责编|李佳晨
点个“在看”每天收到最新资讯!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冰洋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