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蔡宇丹
(相关资料图)
5月5日,山东省工信厅等5部门印发《山东省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(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),通过九大行动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,打造山东制造优势品牌。
疫后复苏关键期,各省一季报相继出炉,城市排位再起变化。北方第一强省山东这一风向标式动作,昭显区域竞争的核心在产业实力,在先进制造业比拼,在企业创新力。
这个节点,海尔智家海外收入首超国内,海信面对ChatGPT掀起的产业变革全力以赴,谭旭光再次拿起“自我革命”的手术刀,山东制造业标杆的最新动作,为“山东军团”应对当下变局做出样本。
1.3300万产能!跳进全球消费的大盘子
近来,一篇“以壮士断腕的精神挑战时代巨变”的讲话稿在业内流传,它源于谭旭光在4月16日召开的一次内部会议上的发言。
在这个讲话中,谭旭光直接点明国内重卡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残酷现实,让团队认清形势,放弃幻想,挑战巨变——
国内重卡全行业有250万辆的产能,预计今年的市场需求是80万辆,剩余的卖给谁?这就是现实!全球经济衰退的现实咄咄逼人,我们必须用强有力的措施去应对百年不遇的经济衰退,去参与全球竞争,否则必死无疑。
参与全球竞争!
谭旭光为山东重工集团指出道路。他说,地球总是在转,消费在全球的大盘子里总是存在的,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只有行和不行。
这条道路,中国家电产业是一个最具参考价值的坐标。
曾几何时,价格战、同质化竞争,是贴在家电企业头上的标签。
上个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(以下简称AWE)上传出消息,2022年,海尔智家全年营收2435亿元,其中海外营收达到1254亿元,海外收入首超国内收入。
这是一个具有拐点性数字。
海尔集团副总裁、海外市场总经理李攀透露,过去三年,海尔智家海外业务连续获得两位数增长,2022年增速达10.3%。
李攀说,现在海尔在海外的工业园14个,智能工厂53个,通过这些全球化布局,海尔智家海外产能达到3300万台。
这样一个巨大产能,如果不放在一个全球消费的大盘子里,如何消化?
海尔智家财报显示,2022年海尔智家盈利收入增长7.2%,净利润增长12.5%。
过去三年,疫情肆虐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中国家电巨头如何取得这些“出海”战绩?
2.超前布局的红利
3月15日,海尔埃及生态园在斋月十日城举行奠基仪式,这是海尔在中东非地区首个数字孪生工业园区。
这个工业园投资1.6亿美元,一期工程主要生产空调、洗衣机、电视;二期工程主要生产冰箱、冷柜,设计总产能超百万台。
今年,中国企业在埃及投资升温。
3月16日,埃及总理视察美的埃及洗碗机工厂,美的将继续加大投资;此外,万和电气也将在埃及投资建设热水器工厂,产品面向欧亚乃至全球市场。
埃及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重要交汇点,往东北辐射中东,往西南辐射非洲市场。中国企业在埃及设厂,有助于进一步挖掘阿盟市场。
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数据显示,受益于中东消费市场复苏,2022年中国对阿盟家电出口额同比增幅达到11%。
与中国家电企业在新兴市场积极布局相呼应的,是来自中国外贸结构的最新变化——
新兴市场在中国外贸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,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。从一季度出口数据看,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大增47.1%,从相关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总额看,俄罗斯已超过德国,俄罗斯+中东的贸易体量已超过美国,而中国出口美国的份额已下行至约14%。
中国外贸“基本盘”变了。刚刚结束的广交会上,俄罗斯、东南亚、墨西哥、中东的客商增多了。
这个拐点出现前,1998年海尔就进军中东非市场,比在美国建厂还早一年。
中东非洲区也是海信最早“出海”的地区。2009年,海信制订非洲扫街计划。非洲有60多个国家,一个国家一个国家派人扫市场,找机会,据此制定“一国一策”。即使新冠疫情暴发以及原材料、海运费大幅增长情况下,2021年,海信依然在中东非取得了31.5%的增幅。
海信2011年在墨西哥建立分公司,2022年8月投资2.6亿美元在墨西哥建设的蒙特雷工厂的冰箱开始量产。
海信2015年布局卡塔尔市场,在当地建立了完善的市场及售后团队。2022年,海信迪拜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8%,其中空调同比增长54%。
这就是超前布局带来的红利。
2019年7月,在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,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接受记齐鲁晚报记者采访时说——
每一个跨国企业在本土市场都具有局限性。美国有3亿人口,德国有八九千万人口,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的市场,全球是一个70多亿人口市场,哪个跨国公司都希望去发展,市场是最大的驱动力,有市场对跨国公司就有吸引力,我认为这就是全球化。
应对时代巨变,用全球化来抵抗市场的不确定性,这是包括海尔、海信、潍柴在内很多企业做出的选择。
2019年这次采访中,周云杰透露,海尔未来的规划是三个1/3,1/3国内生产国内销售,1/3国内生产海外销售,还有1/3是海外生产海外销售,也就是将来海外销售要占到2/3。
仅四年后,海尔智家海外收入就超过国内收入。
3.高端是唯一正确的路
但国际和外贸形势复杂多变,比如越南,去年一季度出口大爆发,超过深圳,但今年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11.9%,全国停业企业达4.29万家。
太多不确定因素下,怎么才能把好方向盘?
在内部会议上,谭旭光提醒团队——
这不是闭着眼走路的时代了,要用战略思维指导全集团,不能走歪了,要让所有的管理层知道我们怎么往前冲、怎么往前跑,是坐火车、高铁还是飞机,说不明白也是必死无疑!
怎么往前冲?收割到全球化红利的企业最有发言权。
2022年,在北美市场,海尔智家的高端品牌Café以及Monogram实现35%增长,GEA成为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家电公司;在欧洲市场,海尔品牌价格指数提升至131,这意味着其平均单价是行业的1.31倍,成为主流高端品牌;在南亚,东南亚以及日本市场也实现高端品牌持续引领。
李攀在AWE期间举行的海尔智家生态大会上说,相较于我们的竞争对手,我们做了不一样的事。
这个不一样,就是坚持高端战略。
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在4月23日举行的2023年中国绿公司论坛上,谈到海信全球创牌时强调——
高端是成为世界一流的唯一正确的路。中国企业必须打破性价比等低质量低价模式,向高端市场突破,而这要依赖持续的研发创新与长期的品牌建设。
2022年,海信激光电视120L9在卡塔尔新上市时卖23999卡塔尔币,相当于6590美元,成为中国出口货值最高的家电产品。
在最“壕”的国家卖最贵的电视,中国制造“出海含金量”高了!
一季度,海信电视在国际市场5000美元的单品增长了45%。曾几何时,中国电视在国际市场卖500美元都难。
谭旭光对此同样有清晰的认知。他说——
一季度我们出口收入200亿元,有人和我说创造了历史奇迹、天文数字,但是什么时候我们高端装备制造的产品出口能占到销售收入的30%,才称得上是实现了“小循环”。
在全球家电行业,中国制造到了一个迈向全球引领的关键期,高端战略和本土化战略,驱动“山东军团”在海外实现高增长。
海尔从1991年开始批量出口,用了 26 年时间实现了海外市场的营收平衡,如今进入全面收获期。
2022年,海信海外营收757亿元,占集团总营收41%,占海信家电板块的53%。
对于这个漫长的收获期,海信国际营销副总裁刘斌比喻为“就像毛竹的生长过程”。
他说,海信的海外公司、研发中心以及160多个销售国家近90%的当地销售渠道覆盖率的销售网络,历经近20年搭建,“过去20多年来,我们的国际化团队时刻都在海外扎根,扎很深很结实的根,时机成熟,会快速长成挺拔的竹子!”
这个漫长的收获期,代表了企业的战略定力,而要支撑高端战略,必须站在先进制造业的塔尖。
贾少谦说,在技术方面,海信电视的显示技术平台ULEDX,已成为世界同行的天花板,海信原创的激光显示技术,更是引领世界的创新。
4.全球协同作战能力
三四月份,谭旭光两次赴日考察,走访了东京工业大学、川崎重工、丰田汽车等大学院所、企业,在日本东京主持召开潍柴(东京)软件与算力中心筹备会议,潍柴新能源商用车与日本东京创新中心产品创新对接会议,潍柴旗下意大利法拉帝、德国凯傲和美国德马泰克的团队赴东京进行专题工作汇报。
5年前,新能源产业爆发前夜,连续三年谭旭光在全球不停地飞,寻求对新技术路线的准确把握。
这一次,面对ChatGPT掀起的新一轮科技变革,谭旭光迅速集结起全球顶级资源进行“大脑风暴”。
应对变化,搭建一个全球协同作战体系,已成为“模范生”标配。李攀说,“高效的全球协同体系,是我们成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。”
今年AWE,海尔这样向全球“秀肌肉”——
在被海尔包场的5号馆,海尔将最先进的产品和技术摆出来,这里几乎聚齐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海尔全球研发部的工作人员。
海尔欧洲小家电的负责人已经在一款破壁机前驻足研究了一个小时,他正在考虑把这款产品引向欧洲市场。从获取改进信息,到方案调整,到做出到针对欧洲市场的产品,只需要几个月,这个速度要领先于欧洲同行。
快速应变是制胜根本,这就像谭旭光在内部讲话中说的——
现在的预算不是按年,而是按季度、按月动态调整,谁调整得快谁就适应得快,谁就能在国内外市场中抓住先机。去年开始我们季度动态调整,现在逐步深化到月度,这就是我们的快速应变。
目前,海尔在全球有10大研发中心和超过2.4万研发人员,比如生产一款新型滚筒洗衣机,从提出创意,到全球各大研发中心联合研发,在同一个研发平台上形成基础方案,再针对不同市场差异化需求进一步细化,推出不同解决方案。
日本的高效压机技术、澳洲的电机驱动技术、欧洲的结构力学技术,美国的可靠性技术……全球顶尖研发资源汇集下,2022年,海尔智家在全球原创技术达到200项以上,这样一个全球协同研发的架构,使得原创科技像下饺子一样源源不断地产生。
5. “大脑”的竞争
ChatGPT横空出世,人工智能的应用热潮正在搅动中国产业界,山东制造业标杆企业表现出惊人的行动力。
在东京调研期间,谭旭光专门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探讨了ChatGPT的应用前景。他认为,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将加速制造业转型,“我们不改变自己,就会成为代工厂。”谭旭光说,未来的高端装备通过“大脑”挣钱,我们要给动力系统一体化装上智能“大脑”,给整车整机产品装上智能“大脑”,最终为客户创造价值。
谭旭光在这个内部讲话中点出,新时代的竞争是“大脑”智慧的竞争、数据模型的竞争、快速应变的竞争,不是传统制造的竞争!
山东省发布的“三年行动计划”中,明确提出要加快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,助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,具体行动包括强化产业基础技术攻关,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等。
ChatGPT诞生于美国,但现在各个大模型结合中国市场和产业资源优势,可以快速应用创新,探索商业化价值。这个道理,就如同1845年英国人发明了轮胎,现如今,却是中国的高铁领先世界。
在AWE,记者和一家品牌方研发总监进行交流,他表示,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浪潮中,家电制造正在和全球最先进的互联网、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,带动家电产业新一轮革命。中国市场覆盖了全球最多的经济形态,在应用创新上,中国走在全球前列,在新零售新时尚上,中国也走在全球第一阵营,中国家电企业赶上了好时候,有能力成为全球引领者。
一场关于“大脑”的竞争,在AWE这个科技竞技场已然展开。
海尔智家总裁李华刚在海尔智家生态大会上说,我们必须要有和用户共创的智家大脑。今天的海尔智家大脑,沉淀了1.9亿用户,可以主动感知,主动学习,主动决策。
比如“老人吹空调”这个场景,空调要避开老人吹,通过红外阵列和语音判断,给老人更合适的风量和温度。短短几秒,要一口气处理文字、声音、图像等多种数据。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,“大脑”必须更强大,“神经元”必须更丰富。
从制造延伸到“大脑”竞争,4月26日,海尔智家大脑科技大会在上海召开,由海尔智家牵头,联合大模型圈的微软、科大讯飞、华为等企业,成立首个“全球家庭大脑联盟”。
在AWE高峰论坛上,海信总裁贾少谦特别谈到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大模型对家电行业的影响。他说,这将使智能家居实现从“伪智能”到“真智能”的重大突破,有望在家庭娱乐场景中率先应用与推广。
贾少谦透露,海信视像语音所正在研究更先进的电视语音交互技术;基于跨模态大模型带来的文本与图片的联合理解能力,包括更逼真的AIGC技术能力,更精确的查询或检索能力,海信相关公司正基于此做客服机器人等方面的开发。
6.巨头才拥有的增长优势
最近,各大城市陆续公布了疫情结束后第一次“季报”。在经济增速上,西安以7.6%的速度位列全国第一;在城市排位上,成都超过苏州,宁波超过天津,西安超过济南。
城市攻守之战,焦点在产业实力的竞争,起起落落,反映的是转型步调的快慢。
此前4月30日,山东发布《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暨2023年“稳中向好、进中提质”政策清单(第三批)》,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打造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企业。
这个政策清单中,山东省特别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,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。
随后“三年行动计划”发布,山东开启追赶模式,而跑在前面的“模范生”已经开始在全球大规模输出智能制造能力。
图为毫米级数字孪生洗衣机工厂车间
埃及生态园数字孪生平台
海尔埃及生态园在开工建设前,已通过数字孪生等科技进行了数字建厂。这个数字化工厂依托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,能够快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,孪生模型精度达到毫米级别,100%还原工厂车间。
目前,海尔在全球拥有6座灯塔工厂,海外智能工厂达到53个。中国家电企业正在将在国内“母本工厂”孵化的智能制造能力输出到全球,构建一个强大的供应链体系。
这就是全球先进制造业的高阶竞争,巨头才拥有的增长优势——全球最先进的智能制造技术输出,带来大规模产能输出,才会出现出海“拐点”。
走到这个拐点,才能摆脱内卷,到更广阔的全球市场畅游,才能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。
这也是山东“三年行动计划”中要打造山东制造优势品牌的深意吧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北冰洋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